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安装教程整装锅炉与散装锅炉安装工艺(文字版)

整装锅炉与散装锅炉安装工艺(文字版)

更新:2023-08-17 08:40:42编辑:tooool归类:安装教程人气:98

整装锅炉安装工艺:

整装锅炉与散装锅炉安装工艺(文字版)

第一章 总 则

1.为了确保工业锅炉和热水锅炉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,特制定整装锅炉安装施工工艺。

2.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各类蒸汽、热水锅炉的安装、维修改造。

3.在执行本工艺标准时,如设计技术条件中有特殊要求时,则应同时满足其特殊要求。

4 本工艺标准同国家、行业现行标准、规范相抵触时,应以国家、行业现行标准、规范为准。

5.编制依据:

《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73-2009)。

第二章 安装前的准备

1.锅炉房定点手续,锅炉设计图纸的检查

1.1使用锅炉的单位,锅炉的位置必须事先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公安消防部门、环保部门的现场察看,选定地点,而不能由用户自行确定。安装单位安装前对锅炉房位置进行检查,以三家定点为的批文为依据。并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开工,同时将开工报告报当地锅检所。

1.2对锅炉房图纸的检查:

1.2.1检查锅炉房图纸是否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,安装必须按审批后的工艺图施工;

1.2.2锅炉房的大小是否能满足安装的要求;

1.2.3检查锅炉房地面是否布置了一定数量的管沟、排水沟、检查锅炉房的位置、结构、大小 、地面结构以及设计工作,保证锅炉房的标准化。

2.制造厂家图纸的清点、检查

2.1锅炉图样(总图或安装图、管道阀门仪表图、工艺图、主要受压元件图、易损图)。

2.2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。

2.3安全阀的排放量计算书。

2.4、锅炉质量证明书。

2.5、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

2.6、受压元件设计更改通知

2.7、省技术监督部门对锅炉设计的审批号

3、设备及零部件的清点检查

3.1、三大安全部件的检查

3.1.1、安全阀出厂时应有合格证,且铭牌上有如下内容:

a.安全阀型号;

b.制造厂名;

c.产品编号;

d.出厂年月;

e.公称压力;

f.阀门通道直径;

g.开启高度;

h.排放系数;

i.压力等级级别。

对没有合格证书,没有金属铭牌,记载不齐全的安全阀应不予安装。

3.1.2、压力表

a.检查压力表是否具有合格证书,外壳是否损坏,内部 是否积水;

b.压力表量程是工作压力的1.5~3倍,精度不低于2.5级;

c.压力表表盘直径不小于100㎜;

d.压力表如不合符要求,则要求用户送计量部门检验,并在需要使用的工作压力(不超过锅炉工作压力)位置在刻度表盘上划上红线。

3.1.3、水位计

a.检查水位计是否有出厂合格证;

b.检查水位计是否受损、生锈;

c.检查水位柱是否带有安装使用说明书。

3.2锅炉本体

3.2.、1检查金属外壳有无损伤、脱落、拱起等现象,保温层是否脱落至下部,外表有无突出拱起等。

3.2.2、检查炉墙有无松动、脱落现象。

3.2.3、检查底座有无损伤、变形等现象。

3.2.4、检查底座各润滑部件是否齐全。

3.3、锅炉辅机及附属设备

根据安装图及提货单清点辅机及附件数量和质量,对于安装必须有安装说明书,制造厂未提供的设备及附件,安装队应及时通知用户购买。在对上述设备清点检查中应作出详细的清点记录,(一式三份:自存、用户、技术监督部门)并交有关部门。

4.基础的测量与验收

4.1、基础的划线和验收,均以报批审定后的锅炉基础图尺寸为准,同时检查基础的标高尺寸,基础的表面质量。

4.2、测量锅炉主中心线与各互助中心线的关系尺寸。

4.3、锅炉主中心线与各互助中心线的偏差,包括纵向和横向,允许偏差为±25㎜。

4.4、各个基础本身的预留孔,纵、横向误差,允许偏差为±10㎜,深度误差为±20㎜,偏斜误差为±10㎜。

4.5、检查主机与各辅助设备的标高,允许误差为-20㎜。

方法:根据土建确定的正负零平面往上测量1m,并在墙上1m标高线为基准分别测量各个基础的实际标高,要求每个基础测量四个点,条形基础每条要测量四个点,然后找每个基础的最高点标高,列于纸上,对照基础图,确定在若干基础中哪一个基础的相对标高最高;那么就以这个相对标高最高的基础为准,其它基础就要以垫铁板来提高标高,但垫铁的数量不宜超过三板,否则应采取其它措施。

4.6、检查各基础的平面度误差,每米为5㎜,全长不超过100㎜。

4.7、检查条形基础的对角线偏差,允许误差为每米5mm,全长不超过15mm。

4.8、按照基础的检查情况,及时作出简图和记录,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础应及时作出处理意见。

第三章 锅炉安装工艺

1、锅炉本体安装

主要内容:锅炉本体的前后位置、左右位置、水平位置、三大安全部件及水位控制装置的安装要求。

1.1、锅炉本体的就位:

1.1.1、链条炉排前轴中心线与减速箱中心线对齐,误差为±5㎜。

1.1.2、锅炉本体墙脚与条形基础前端横向中心线对齐。

1.1.3、落渣口与基础出渣口中心线对齐。

1.2锅炉本体的左右位置:

1.2.1、测量出锅炉本体的纵向中心线,使锅炉本体的纵向中心线与基础人身中心线对齐,误差不超过±5㎜。

1.2.2、左右水平的确定:锅炉的左右水平确定后,要达到如下要求:

1.2.2.1、炉排前后轴左、右水平度不超过1/1000,一般快装炉不超过±2㎜.

1.2.2.2、测量烟箱内最外面两根水平方向的拉撑管,锅炉左右水平误差不超过±2㎜.

1.2.2.3、联箱左右水平误差不超过±2㎜。

1.2.2.4、左右水位计水平误差不超过±2㎜。

1.1.4、锅筒的前后水平:

为便于锅炉的排污,一般安装中要求锅筒前端较后端高约15~20㎜,但有些锅炉在制造厂整体制造时,已经将锅筒前端提高了,达到了便于排污的要求。因此,在安装时,就要检查锅筒的前后水平,一般是检查锅筒某一根拉撑管的前、后端标高,使前端高出后端约15~20㎜,允许误差为±2㎜.

1.1.5、锅炉支座与基础应有95%以上的接触面。在配制基础垫铁时,必须打紧固定,校正完成后,垫铁应与锅炉底座用电焊固定。

1.1.6、立式锅炉本体就位:

主要目的要保证锅炉的铅直误差不超过1/1000,且不超过3㎜,注意测量时,最好是测量整个锅筒的误差,而不能只测量烟箱以上的部位。

测量方法:沿锅壳与封头的对接焊缝中点的圆周方向,找出1/4圆周的两点A、B,沿A、B两点同时往下吊两个吊线砣至锅壳下部,改变锅炉底座垫铁厚度,一使两个位置的铅直度误差均小于1/1000,即为合格。

1.2、水位计的安装要求:

1.2.1、左右水位计不水平度误差不超过±2㎜。

1.2.2、应保证水位表铅直安装,其不铅直度误差不超过2㎜.

1.2.3、水位计安装时,还应检查水连管与汽连管本身的水平度,锅炉正常运行中,汽连管的凝结水能自动流向水位计,水位计的水通过水连管又能自动流向锅炉。

1.2.4、水位计安装后,应用红油漆打上安全水位标志,最低安全水位离水位计最低可见边高约25㎜,最高安全水位离水位计最高可见边约25㎜。

1.2.5、水位表泄水管应布置美观,左右应尽量对称,并有可靠的固定,且不得挡住看火门、点火门、出灰门等操作部位。

1.2.6、泄水管直接埋入地面时,在地面上应做观察漏斗。

1.2.7、玻璃管式水位计,一定要装设防保罩,且不得妨碍观察水位。

1.3、压力表的安装要求:

1.3.1、压力表应装存水弯管,压力表与锅筒之间连接较长时,应予以固定,存水弯管用钢管时,其内径不应小于10㎜。

1.3.2、压力表与存水弯管之间应装设三通旋塞,三通旋塞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。

1.3.3、压力表应装在便于观察和吹洗的位置,并且应防止受到高温、冰冻和震动的影响。

1.3.4、锅炉给水泵和给水调节阀之间,可分式省煤器出口均应装设压力表。

1.3.5、压力表有下述缺陷,应停止使用。

1.3.5.1、压力表指针在无压力时,不能回到零位且数值超过了压力表规定的允许误差。

1.3.5.2、表面玻璃破碎或模糊不清。

1.3.5.3、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。

1.3.5.4、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期。

1.3.5.5、其它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。

1.3.6、压力表安装时应注意的几点:

1.3.6.1、压力表安装前必须经过法定单位校验,刻度盘上应有红线指示出工作压力,并有铅封。

1.3.6.2、压力表与三通旋塞连接时,连接面一定要用石棉板(δ=2㎜)做专用密封垫,垫子的厚度不要超过压力表接头处的密封面台阶高度。

1.3.6.3、在拧紧压力表时,不能直接拧动表盘,而应用8寸以下的扳手,稍稍拧紧即可,否则将会造成滑丝,丝扣上不需另加生料带或其它密封材料。

1.3.6.4、压力表装配时,一旦出现滑丝,必须予以更换。

1.4、水位控制器、报警器的安装:

1.4.1、水位控制器、报警器的泄水管应布置美观,不能挡住看火门、点火门或出灰门,左右应尽量对称,泄水管应予以固定。

1.4.2、当泄水管直接入地面时,在地面上应做泄水漏斗,便于观察,检查冲洗情况。

1.4.3、对装设远距离水位控制器的锅炉,锅筒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管应根据实际距离,选用好连接管的管径的大小,且管子安装后的水平度为2㎜,变径处,应采用渐缩接头,渐缩接头的加工,应符合规范要求。

1.5、安全阀的安装:

1.5.1、安全阀应铅直安装,在安装前,应检查安全阀内部有无杂物。

1.5.2、可分式省煤器出口,蒸汽过热器出口必须装设安全阀。

1.5.3、安全阀排汽管应尽量通往室外,并且有足够的截面积,保证排汽畅通,铅直安装的排汽管,在安全阀出口应装有接至安全地点的疏水管。排汽管、疏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。

1.5.4、安全阀排汽管过墙时,应用石棉绳捆扎或加套管,埋入墙内。

1.5.5、省煤器安全阀的排水管,应接至室外安全地点,排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。

2、锅炉附属设备的安装

2.1、锅炉附属设备分为:省煤器、除尘器、烟风道、分汽缸等。

2.1.1、检查烟风挡门的开、关位置(指有省煤器旁路的),用油漆标注在外壳上,并检查其它各个部位的情况。

2.1.2、省煤器的不铅直度不大于1/1000。

2.1.3、支承架的纵、横水平度误差不大于1/1000,省煤器与支承架等密封联接处均应装石棉绳,运行中各处松劲的石棉绳应塞紧或加装,保证省煤器在运行中不漏风、漏烟。

2.1.4、省煤器进水段、出水段应水平安装,可分式省煤器应装设给水旁路。

2.1.5、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:

a.用于承压部位的铸铁件,由于安装用力过大、运输途中损坏,制造质量差等引起的损

坏,不准补焊,必须予以更换。

b.进、出水段上因部件较多,重量大,因此进、出水段必须有可靠的支架。

2.2、除尘器安装:

2.2.1、检查除尘器内外部件有无碰伤,特别应检查内部防磨层有无松动或者缺落等现象。

2.2.2、立式除尘器应铅直安装,不铅直度不大于1/1000。

2.2.3、卧式除尘器应水平安装,不水平度不大于1/1000。

2.2.4、各法兰连接处应装石棉绳密封,出灰门应密封。

2.2.5、安装中注意的问题:

立式除尘器起吊安装时,应在除尘器顶部外缘部位焊上起吊装置,而不能直接用顶端进口法兰作为起吊装置。

2.2.6、除尘器支架应焊牢固。

2.3、烟道、风道的安装:

2.3.1、各法兰联接处应装石棉绳密封,法兰上的所有螺栓都要装上,并且螺栓露出的长度为2—3㎜为宜。

2.3.2、需要现场焊接的法兰,至少应保证法兰的一面焊满,另一面可采用分段焊,法兰安装时,要保证铅直、水平方向的误差不大于2㎜,且法兰与烟风道的连接应垂直。

2.3.3、各种烟风道埋入墙面或地面时,与墙面或地面的连接处应嵌上Φ20mm的石棉绳或四周垫上10mm厚石棉板或直接涂刷沥青防腐。

2.4、烟囱安装:

2.4.1、烟囱安装时,各法兰联接处应装石棉绳,保证严密不漏风。

2.4.2、烟囱整体的弯曲不超过1/1000,且不超过15㎜。

2.4.3、烟囱应铅直安装,其铅直度误差不超过15㎜。

2.4.4、烟囱上应装设测温孔。

2.4.5、烟囱穿出木结构屋面或钢筋混凝土层面时,应用石棉布捆扎、防火、防高温。

2.4.6、在雷击地区,应在烟囱安装前与使用单位联系,请有关部门设计,安装避雷装置。

2.4.7、烟囱拉线应均匀分布,拉线与地面夹角不大于75°,如因现拉线均匀分布困难时,且角度误差不大于120°±15°时,应安装两道拉线,并且两道拉线应错开安装。

2.4.8、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:

地址和地锚至少应能承受拉线方向约1吨重的拉力,接线收紧时不能过紧或过松,一般用收线钳收紧时,配12寸扳手即可。法兰螺栓调整后,应予以锁死。

2.5、分汽缸的安装:

2.5.1、分汽缸应水平安装,不水平度不大于1/1000,(包括了分汽缸的纵向和横向)。

2.5.2、分汽缸排水管上应装上疏水装置,并接至室外安全地点。

2.5.3、分汽缸离墙面应有一定的距离,保证操作方便。

2.5.4、分汽缸上应装设压力表。

3、辅机安装

整装锅炉辅机包括:引风机、鼓风机、出渣机、上煤机、减速箱、锅炉给水泵、蒸汽泵等。

3.1、引风机的安装:

3.1.1、解体清洗轴承座,装配后再将油加至正常位置,注意油的浓度不能太稀。

3.1.2、检查叶轮加工时的旋向与机壳的旋向是否一致。

3.1.3、按图纸位置对引风机进行安装,引风机轴心线、电动机轴心线的水平度不超过1/1000,且两条轴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。

3.1.4、引风机传动联轴器间隙应均匀一致,保持在2㎜用塞尺检查任何一个方向时,其最大与最小间隙的误差不大于0.3㎜。

3.1.5、引风机调试时,应检查基础是否达到了强度,二次灌浆是否达到了要求,地脚螺栓均应配上弹簧垫圈,并在调试前拧紧。

3.1.6、引风机皮带转动时,电机走向应安装正确,且应安装皮带防护罩。

3.1.7、待电气安装后,应进行单机调试,单机调试时间不超过5分钟。

3.2鼓风机的安装:4吨/时以下的快装锅炉鼓风机一般是整件出厂,所以对锅炉鼓风机的安装,只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:

3.2.1、检查运转部分转动是否灵活,有无碰撞、摩擦等现象。

3.2.2、鼓风机进口应安装栏网和调风门。

3.2.3、地脚螺栓应配上弹簧垫圈,在调试时,基础应达到强度,地脚螺栓应重新拧紧一遍。

3.2.4、待电气安装后,应进行单机试运转。

3.3、出渣机的安装:

3.3.1、解体清洗出渣机变速箱,装配后,减速箱加油至正常部位,所用油一般为20号机油。

3.3.2、出渣机渣斗的出水管引至排水沟时,管道直径应大于Dg50,并尽量直通排水沟。渣斗装满水后,各密封面应不漏水。

3.3.3、出渣机转动轴左右水平度不大于1.5/1000,并应适当调整链条的松紧。

3.3.4、出渣机悬空部位应有可靠的固定和支承。

3.3.5、单机皮带传动时,应安装皮带防护罩。

3.3.6、单机运转12小时。

3.4、上煤机的安装:

3.4.1、解体清洗减速箱,对减速箱及各转动部位加油。

3.4.2、按图纸要求安装上煤机,并且应注意孔与轴的配合尺寸(属于过度配合)。

3.4.3、摇臂式上煤机传动轴,提升斗的不水平度不大于1/1000,并且两根轨道的侧面应在同一铅直面内,两轨道标高差不大于5㎜。

3.4.4、对提升式上煤机,两边轨道的不铅直度不大于1/1000,并且两根轨道的侧面应在同一铅直面内,两轨道标高差不大于5㎜。

3.4.5、各种上煤机的限位装置,应保证煤斗中煤能全部倾出。

3.4.6、刚安装的上煤机,在空载试车时,应上下灵活,煤斗翻动自如。

3.4.7、属于皮带传动的上煤机应安装皮带防护罩。

3.4.8、安装后,应进行单机试运转。

3.5、炉排减速箱的安装:

3.5.1、解体清洗减速箱,装配后,减速箱加油至正常位置。

3.5.2、调整链条炉排的松紧,并将前后轴承处安上加油装置,加油装置应注满黄油;调整往复炉排的位置,严格按说明书上规定的规程调整炉排前后位置,活动炉排在固定炉排上的前死点、后死点位置到固定炉排中间位置的距离应基本相等。

3.5.3、在炉排调整后,严格按图纸要求安装减速箱。属于刚性传动的减速箱安装时,先按过度配合的要求将炉排前轴联轴器装上,然后再调整减速箱位置,使两联轴器吻合,并保证减速箱底座前、后、左、右的不水平度不大于1/1000,方可用螺栓将两联轴器联接。

两联轴器不得有错位、不在同一直线上、强力安装等现象。

3.5.4、减速箱安装后,待基础及二灌浆达到要求后,再冷态试车24小时。

3.6、锅炉给水泵的安装:

3.6.1、检查水泵和电机,试拨运转部分,有无碰撞或摩擦等现象,对水泵轴承加油。

3.6.2、按图纸要求安装水泵,底座的不水平度不大于2㎜。

3.6.3、水泵出口应装止回阀,截止阀应装在止回阀和水泵之间,出口上还应装设压力表。出水段管道应有支吊架,不得把管道重量加在水泵上。

3.6.4、检查水泵联轴器间隙是否均匀一致,允许间隙1.5~2㎜,其最大与最小间隙差不大于0.3㎜。泵的安装高度、管道的长度、直径、阀门及管道附件数量是否经济合理。

3.6.5、应检查水泵运行中填料的松紧情况,不能太紧或太松,以水滴能断滴为好,一般每分钟为4~8滴。

3.6.6、属于联轴器传动的水泵,应安装联轴器防护罩。

3.6.7、为防止水泵发生汽阻或打水不上,在给水有一定温度时,应适当增加水泵的进水压力(提高热水池的高度),或装设旁路,适当降低给水温度。

3.6.8、给水泵安装时的位置应预留空间,便于维修和操作并进行单机试运转。

4、水处理设备的安装

4.1、炉外水处理—离子交换器的安装。

4.1.1、离子交换器筒体不铅直度不应超过5㎜.

4.1.2、安装前应开罐检查喷咀有无脱落损坏现象。

4.1.3、浮动床离子交换器,床内应按要求装满食盐溶液,并检查原水压力是否能保证射水器的正常工作,一般要求工作压差在0.2~0.4Mpa之间。

4.1.4、钠离子交换器树脂数量应按图纸要求加装,加装前应对树脂进行预处理。

a、对新树脂未脱水干燥(用手可以捏成砣,感觉有粘性,滑手),可直接投入软化器内,先反洗,当水清澈后,再正洗,正洗出水清澈,硬度合格即可投入运行。

b、对新树脂已脱水干燥(用手捏不成砣,手拿无粘性,不感觉滑手,颗粒明显减少),不可直接投入软化器内,不能直接用水清洗,防止树脂开裂,投入前必须先放干筒内水,用2~3倍于树脂体积的饱和食盐水,经过滤后加入筒内,将树脂浸泡20小时以上。然后将树脂逐步稀释让其缓慢均匀膨胀。再清洗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。

4.1.5、离子交换器正常运行时,必须对出水作出化验,达到低压锅炉的水质标准,方可移交。

4.1.6、离子交换器装置进水段应装有压力表,出水管应装有取样阀门。

4.2、炉内加药处理:一般是指立式锅炉,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

4.2.1、加药罐应装在注水器(或水泵)与锅炉之间。

4.2.2、加药罐的安装应正确,并有加药、排水、进、出口四个管接头阀门。

4.2.3、加药罐进水、出水段应装活接,整个装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。

4.3、水处理泵类安装

4.3.1、对原水压力不足(不能保证交换器工作压力差0.2~0.1Mpa)的离子交换器,应配备清水泵和盐水泵。

4.3.2、清水泵和盐水泵的安装要求应符合锅炉给水泵的安装要求。

5、管道、阀门安装

锅炉范围内管道、阀门指:分汽缸、安全阀、排污阀、给水、调节阀、付汽阀以内以及油管的管道阀门。

5.1、主汽管的安装

5.1.1、必须按图施工。

5.1.2、主汽管的走向必须合理布置,保持美观。

5.1.3、主汽管的焊接必须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。

5.2、排污管系统的安装:

5.2.1、蒸发量>0.5T/H或P>0.7Mpa的锅炉,应装两个串联的排污阀。

5.2.2、每台锅炉应有独立的排污决管,排污总管朝排污方向有5°的倾斜度,并且尽量直通室外。

5.2.3、排污系统应设立单独的排污沟,排污沟中部预埋支承角铁,排污总管、分管搁在角铁上,并与角铁固定,特别应注意的是排污总管出口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,防止排污时,总管反弹发生安全事故。

5.2.4、排污分管与总管连接时,分管朝总管排污方向应有一定的斜度,减少排污阻力, 排污管穿越水泥地面时,在与水泥接触的地方应缠上石棉绳。

5.2.5、对有压力的锅炉,排污阀和排污管不允许螺纹连接。

5.2.6、排污系统弯头应采用无缝钢管。

5.2.7、省煤器的排污管应接至总管或室外安全地点。

5.3、进水系统的安装

5.3.1、阀门安装:

A、经常要开关的阀门应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,高度合适,并且尽可能水平安装。

b、截止阀和止回阀的方向与汽水流动的方向应相同,对于升降式止回阀,只能够水平安装。

c、锅炉入口处应装设截止阀和止回阀,截止阀应装在止回阀和锅筒之间,并且紧扣连,水泵出口、省煤器入口同样如此。

d、采用丝扣连接的阀门、水泵、仪表,应便于更换及维修。

E、法兰阀门的连接螺栓在坚固后,螺栓应露出2—3㎜为宜,不能太长或太短。

F、注水器安装时,应注意注水器进口应安装截止阀。

5.3.2、管道安装:

a、锅炉付汽管、给水泵至锅炉的进水管,均采用无缝钢管,弯头的加工应适合主汽管安装要求的第4项的要求。

b、管道安装时,走向应合理、美观、经济,便于维修,进水管应有适当的支吊架。

c、管道安装时应横平、铅直(除已说明的管道应有坡度外)其水平度、不铅直偏差每米不超过1.5㎜,全长不超过10㎜。

d、进水系统的管道应尽可能布置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,如给水泵,蒸汽泵的出水管路,可以布置在铅直平面内,付汽管、水泵、省煤器出水系统可以布置在一个铅直平面内。

e、进水管道、阀门安装完毕后,应按管内不同介质刷漆(见后)。

5.3.3、进水系统安装需要注意的问题:

a、锅炉给水压力应保持在0.15Mpa左右,并且有单独水源和单独进水管。

b、注水器进水应注意的事项:

(1)、注水器的理论吸水高度为-1.2米,但实际操作中,往往会注不上水。因此,锅炉的软水池底一般应高于锅炉顶端(如立式锅炉),或高于注水器的操作高度(卧式锅炉带水泵)。

(2)、注水器的进水温度应底于40℃。

(3)、适当调节喷咀到吸水咀的距离,改变汽水的混合比例。

(4)、蒸汽压力只能在0.2~0.7Mpa之间。

(5)、注水器操作时,蒸汽压力、进水量如下:

6、电气仪表、控制设备及动力线路的安装

6.1、电气控制箱其位置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安装,不得擅自减少控制系统的功能。

6.2、动力线路安装前,应检查每台电机的三个主要数据:每相的绝缘电阻、相与相的绝缘电阻、相的导通电阻。

6.3、给水调节阀旁路应装在便于操作、观察的位置。

6.4、水位计照明应使用36V照明,并装在便于观察水位的适当位置。

6.5、各种动力设备电机应有可靠的接地线,接地电阻不大于8欧姆。采用埋设钢管的动力线路,管口处应先用蜡封口,然后用塑料带捆扎。所有接入电机的线路不得裸露,应先套上黄蜡套管,外面再套上蛇皮套管,经过温度较高的部位,蛇皮套应采用金属。

6.6、水位控制器、水位报警器、蒸汽超压报警、灯光信号等装置,应及时作好冷态、热态调整,保证功能齐全,报警控制、信号及时。

6.7、凡带有行程开关控制的设备,为保护、延长行程开关的寿命,设备动作部位,应装设缓冲弹簧与行程开关接触,减少设备对行程开关的冲击。

6.8、严格按图纸及规范要求,对设备进行单机调试,调试前应复查各设备的转动情况,见机调风门应关小,水泵应打开出水阀放水,调试中不得随意加大保险丝,发现电机启动电流过大,连续烧断保险丝时,应仔细查出原因,以免烧坏电机。

7、焊接的要求

7.1、焊前的准备

7.1.1、按要求为焊件加工坡口。

7.1.2、严格按要求对焊条进行烘干。

酸性焊条焊前应在150℃~200℃,烘干1~2小时。

碱性焊条焊前应在350℃~400℃,烘干1~2小时,若所焊的低合金钢易产生冷裂缝时,烘干温度可提高到400℃~450℃,并放在保温筒中随取随用。

7.2、焊接的要求:

7.2.1、焊缝在焊接接头两边的覆盖度不小于2~4㎜。

7.2.2、当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℃,没有预热措施,不能焊接。

7.2.3、对接焊缝的错边量:

(1)管子对接错边量<10%S(S指壁厚)。

(2)对中低压锅炉,当管子外径<108㎜时,错边量<10%S+0.5且最大不超过1㎜.当管子外径>108㎜,错外量<10%+1,且最大不超过2㎜。

7.3、焊接接头外观检查:

7.3.1、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。焊缝高度不低于母材,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。

7.3.2、焊缝及热影响区内表面列裂纹、未熔合、夹渣、气孔和弧坑。

7.3.3、管子焊缝的咬边深度不超过0.5㎜,两测咬边总长度不超过管子周长的20%,且不超过4㎜。

7.3.4、对接的管子,应做通球试验。

8.0、水压试验

8.1、水压试验的条件:

水压试验应在锅炉本体管道,锅炉范围内的所有管道及管道附件、仪表、设备安装后(包括分汽缸、主汽管、付汽管、进水系统、排污系统,以及所有机械设备),方可进行。

8.2、准备工作:

(1)在水压试验前,应指定专人负责。

(2)拆下安全阀,装上有足够强度的堵板。

(3)锅炉内、分汽缸、主汽管、进水系统应进满水,排尽空气。

(4)装上试压泵连接于锅筒或分汽缸上。

8.3、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

(1)在锅炉进行水压试验之前,应作一次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,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合格后,方可通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检验部门进行下一步的水压试验的检查。

(2)在锅炉进满水、排尽空气后,关闭放空阀,缓慢升到0.3Mpa以下,全面检查各管道阀门、仪表等的泄漏情况,并及时作出处理。严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返修焊缝、处理阀门、焊缝漏水、胀口漏水、丝口漏水等须泄压后方可处理,将上述问题处理后,可继续升压。

(3)压力上升到锅筒工作压力时,应停止升压,检查各处有无泄漏情况,并观察锅筒压力有无下降现象。

(4)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应达到下述要求:

Ⅰ、锅筒无压降;

Ⅱ、各处管道、阀门、仪表、丝扣等连接处无泄漏;

Ⅲ、焊缝处表面无水珠,胀口处无水珠;

Ⅳ、人孔、头孔、手孔处无泄漏。

8.4、锅炉水压试验

(1)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下表的规定:

水压试验压力(Mpa)

(2)锅炉水压试验应在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合格后,方可进行。并且应有安装单位质检部门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特检所参加。

(3)水压试验应按工作压力下水压试验的操作,将水压缓慢升至工作压力,暂停,进行检查。

(4)按照《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(劳动部颁发[1996]276号)第208条要求,继续缓慢升至超压试验的压力,关闭进水阀门,在此压力下保持20分钟,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,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。

(5)省煤器应按规定要求单独进行水压试验。

(6)水压试验合格的条件:、

Ⅰ、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;

Ⅱ、胀口处,在降至工作压力后不滴水珠;

Ⅲ、水压试验后,没有发现残余变形。

8.5、锅炉水压试验应注意的问题:

(1)升压应缓慢,不准作冲击加载,一般来说压力逐步升高到工作压力停留一段时间,再升应停留20分钟,降压同样应缓慢。

(2)试压的环境温度应高于5℃,低于5℃时应有防冻措施。

(3)试压时水温应高于周围的露点温度,一般控制在20℃~70℃。

9、保温和防腐

9.1、下列各种热力设备、热力管道及其阀门附件均应保温;

9.1.1、煤粉仓、换热器、蓄热器、油加热器和重油供油管道等外表面温度大于50℃时。

9.1.2、外表面温度小于或等于50℃,需要回收热量时。

9.1.3、需要保温的凝结水管道。

9.2、不需要保温或要求散热、且外表面温度大于60℃的裸露设备及管道,在下列范围内应采取防烫伤的隔热措施:

9.2.1、距地面或操作平台的高度小于2.1米时;

9.2.2、距操作平台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.75米时;

9.3、保温材料的选择,宜采用成型制品,并应符合下列要求:

9.3.1、允许使用温度应高于正常操作设备和管道内的介质最高温度。

9.3.2、导热系数小、吸湿性小、密度小、强度大、耐用、价格低,并便于施工。

9.4、保温层外的保护层应具有阻燃性。当热力设备和架空热力管道在室外布置时,其保护层应具有防水性能。

9.5、阀门及附件和其它需经常维修的设备和管道,宜采用便于拆装的成型保温结构。

9.6、对锅炉本体中,附属设备、辅机、管道、阀门等安装后应进行外表清理,除去油污、灰浆等脏物。

9.7、对锅炉本体、附属设备、鼓、引风机壳、管道、阀门等应除锈重新刷漆,对外表轻微生锈的,只刷一遍防锈漆,严重生锈或者容易造成生锈的管道、设备应刷漆二遍。

9.8、各种管道、阀门、设备刷漆的颜色应符合管道油漆颜色规定。

10、烘炉、煮炉、调整安全阀试运行

10.1、烘炉:

10.1.1、烘炉的条件:

(1)锅炉水压试验合格,电气控制系统调试合格,各运转设备试运转调试合格,管路系统安装完毕,水处理调试合格后,方可进行烘炉。

(2)长期停用的移装锅炉,亦应进行烘炉。

(3)烘炉时间:轻型炉墙4~6天,一般烘炉时间可根据季节,炉墙的自然干燥时间,炉膛结构等确定具体的烘炉时间。

10.1.2、烘炉前的准备工作:

(1)做好烘炉组织工作,并根据炉型结构制订烘炉操作程序,整个烘炉过程应指定专人负责。

(2)将锅炉注入软化水,至水位计最低水位。

(3)将烟道挡板开启1/5~1/6,并开启引风机3~5分钟后将烟道挡板全开。

(4)拆下安全阀堵塞板。

(5)有省煤器的锅炉应关闭烟道,使烟气不经过省煤器而从旁路径过。

(6)准备干木柴和烟煤。

(7)将锅炉鼓风机调风门开启1/2,并调节炉排风门,有出渣机的锅炉,将出渣斗内加满水。

10.1.3、烘炉初期阶段:应用干木柴烘烤。不得将潮湿的木柴丢在炉膛内,烘炉的最初两天燃烧应稳定均匀,最初烘烤时,不得把火堆放在前后拱下。炉内应保持负压0.5~1㎜水柱,对链条炉排锅炉,还应经常开启炉排,使炉排不至于被烧坏。

10.1.4、经过一昼夜的烘烤之后,火堆应集中在炉排中心位置,约点炉排面积1/2,此时炉水温度不超过70℃,以下为快装锅炉的烘炉要求和数据:

第一昼夜后:水温<70℃,排烟温度<50℃

第二昼夜后:水温在70℃~80℃,排烟温度<90℃

第三昼夜后:水温<100℃,排烟温度<130℃

第四昼夜后:加少量煤,逐步取代干木柴,适当增加机械通风,水温控制在100℃,达到轻微沸腾,未期排烟温度<150℃~160℃。

第五昼夜:前期将煮炉药品溶液注入锅内,后期水温<14℃,排烟温度<180℃

第六昼夜:水温<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,排烟温度<250℃~300℃

排烟温度指的是锅炉出口烟气温度,在实际烘炉中,应装上温度计进行测量,如若炉墙较干燥,烘炉时间可以缩短的话,可适当调整炉水温度和排烟温度。

10.1.5、烘炉质量的检查:

(1)检查烘炉时间,烘炉温度的控制和记录。

(2)检查炉墙的耐热背面与保温层有无变形。

(3)烘炉合格后,应及时绘制烘炉曲线。

10.2、煮炉:

10.2.1、煮炉用药时间,快装锅炉从烘炉的第四或第五天前期开始,立式锅炉从第一天开始,煮炉时间一般为2~3天。

10.2.2、准备工作:

(1)煮炉工作应有专人负责,并制作煮炉操作程序。

(2)煮炉药品应配制成2%的碱液,不得直接向锅内加入固态药品。

(3)锅内水位应加至最高水位。

10.2.3、锅炉煮炉加药量

10.2.4、煮炉方法:

(1)在锅内不受压情况下维持12小时,减弱燃烧,进行排污,排污量从高水位排到低水位,并适当加水保持高水位。

(2)加强燃烧,将排汽口关死,使蒸汽压力逐步升高,并且在12小时内,使压力逐步升高到工作压力的75%,维持该压力,运行12小时,进行第二次排污,第二次排污时,每次排污应维持20~30分钟,此时应注意观察水位。

(3)煮炉期间,应定期从锅筒和联箱取样分析,当锅水碱度低于45毫克当量/升时,应补充加药。

(4)减弱燃烧并逐渐将炉内火焰熄灭,使炉火逐步冷却,当炉水温度冷却到70℃以下时,排出炉水后,应做到如下工作:

Ⅰ、及时加水冲洗锅筒内部。

Ⅱ、打开锅筒前管板上的头孔或人孔、联箱手孔检查、清洗。

10.2.5、煮炉质量检查

(1)锅炉底部联箱内无泥渣、污垢。

(2)各受压元件内壁呈黑褐色。

10.2.6、煮炉合格后及时制订煮炉曲线。

10.3、安全阀的调整:

10.3.1、安全阀的调整应送市特检所,按使用单位所提出的压力进行调校,或在现场由检验人员进行调校,调校后加铅封。安全阀调整定压力应符合下表规定:

10.3.2、省煤器安全阀的调整,可以用水调整,省煤器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为安装地点工作压力的1.1倍。

10.3.3、安全阀调整后,应作好数据记录。

10.4 、试运行

10.4.1、试运行的条件:

(1)烘炉、煮炉合格

(2)锅炉房地面、照明等完工。

(3)锅炉房具备了长期使用的外接水源管路和输送电源线路。

10.4.2、试运行的准备工作

(1)应指定专人负责。

(2)将各运转设备地脚螺栓重新拧紧一次。

(3)检查润滑油加装情况。

(4)检查各冷却水系统。

(5)打开省煤器旁路烟道,使烟气不经过省煤器。

(6)向锅内注入软化水至最低水位。

10.4.3、锅炉运行

(1)按锅炉的点火操作程序点火。

(2)使锅炉逐渐升压,升压应缓慢,达到工作压力时应有4~5小时。

(3)达到工作压力后,可适当暖管、送气。

(4)及时进行热态电气控制仪表的调试,热态运行时,各种装置应运行正常。

10.4.4、锅炉试运行应注意的问题:

(1)链条炉排在运行时,应适当调整。

(2)应定期进行排污,及时冲洗水位表考克,压力表旋塞。

(3)应根据煤种,调整好煤闸板的高度。

(4)采取合理的配风。

(5)检查鼓、引风机、电机升温(不超过40℃)其中引风机应每隔半小时检查一次,鼓风机每隔1小时检查一次,连续检查6小时,并做好记录。

(6)应定期检查排烟温度,作好记录。

(7)检查锅炉其它辅机的运行情况,润滑油系统有无故障,发现问题,应及进处理。

(8)对蒸气泵和注水器应进行蒸气试验,并及时调整。

(9)仔细检查各阀门填料有无漏水、漏汽现象。

10.4.5、锅炉试运行中,应及时与使用单位联系,一是由使用单位指定司炉人员跟班操作,并逐一介绍各设备的性能、操作及使用应注意的问题。二是锅炉房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。

10.4.6、锅炉经过试运行后,确认各部分运转正常,方可通知安装质检部门、检验部

门、技术监督部门、使用单位等共同参加验收。

11、整体验收

11.1、参加单位: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检验部门、使用单位、安装质检部门和施工队组人员。

11.2、验收项目:

11.2.1、机械设备运行情况

11.2.2、锅炉燃烧状况

11.2.3、水处理情况

11.2.4、电气仪表运行情况

11.2.5、安全阀动作试验

11.2.5、蒸汽泵、注水器的工作情况

11.2.7、资料记录

11.2.8、整体布置工艺

11.3、验收标准:运行正常、资料齐全、安装合理、质量可靠、制度齐全、司炉合法。

11.4、签述整体验收意见。

散装锅炉安装工艺

第一章 总则

1、为规范散装锅炉的安装,确保工程质量,特依据《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73-98),制定本安装工艺。

2、本工艺适用以水为介质的散装蒸汽锅炉的安装改造维修。

3、本工艺必须遵循以下规程和规范:

《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TSG G0001-2012

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》(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[2009]549号)

《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73-2009)

《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50211-2004

《现场设备、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50236-2011

《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GB50231-2009

第二章 安装工艺

1、锅炉房定点手续,锅炉设计图纸的检查

1.1、使用锅炉的单位,锅炉的位置必须事先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公安消防部门、环保部门的现场察看,选定地点,而不能由用户自行确定。安装单位安装前对锅炉房位置进行检查,以三家定点的批文为依据。并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开工,同时将开工报告报当地锅检所。

1.2、对锅炉房图纸的检查:

1.2.1、检查锅炉房图纸是否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,安装必须按审批后的工艺图施工;

1.2.2、锅炉房的大小是否能满足安装的要求;

1.2.3、检查锅炉房地面是否布置了一定数量的管沟、排水沟,检查锅炉房的位置、结构、大小,地面结构以及设计工作,保证锅炉房的标准化。

2、制造厂家图纸的清点、检查

2.1、锅炉图样(总图或安装图、管道阀门仪表图、工艺图、主要受压元件图、易损图)。

2.2、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。

2.3、安全阀的排放量计算书。

2.4、锅炉质量证明书。

2.5、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。

2.6、受压元件设计更改通知。

2.9、省技术监督部门对锅炉设计的审批号。

3、设备及零部件的清点检查

3.1、三大安全部件的检查:

3.1.1、安全阀出厂时应有合格证,且铭牌上应有如下内容:

a.安全阀型号

b.制造厂名

c.产品编号

d.出厂年月

e.公称压力

f.阀门通道直径

g.开启高度

h.排放系数

i.压力等级级别

对没有合格证书,没有金属铭牌,记载不齐全的安全阀应不予安装。

3.1.2压力表

a.检查压力表是否具有合格证书,外壳是否损坏,内部是否积水;

b.压力表量程应是工作压力的1.5~3倍,精度不低于2.5级;

c.压力表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;

d.压力表如符合要求,则要求用户送计量部门检验,并在需要使用的工作压力(不超过锅炉工作压力)位置在刻度表盘上划上红线。

3.1.3、水位计

a.检查水位计是否有出厂合格证;

b.检查水位计是否损坏、生锈;

c.检查水位计是否带有安装使用说明书。

3.2、锅筒联箱钢架炉墙等主要部件和材料的检查

3.2.1、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;

3.2.2、检查炉墙材料,有无受潮现象;

3.2.3、检查管道材料有无损伤,变形等现象;

3.2.4、检查金属外壳有无损伤、脱落、拱起等现象;

3.2.5、钢架有无变形。

3.3、锅炉辅机及附属设备

根据安装图及提货单清点辅机及附件数量和质量,对于安装必须有安装说明书,制造厂未提供的设备及附件,安装队应及时通知用户购买。

在对上述设备清点检查中应作出详细的清点记录(一式三份:用户、自存、技术监督部门)并交给有关部门。

4、基础的测量与验收

4.1、基础的划线和验收,均以报批审定后的锅炉基础图尺寸为准,同时检查基础的标高尺寸,基础的表面质量。

4.2、测量锅炉主中心线与各辅助中心线间的关系尺寸;

4.3、锅炉主中心线与各互助中心线偏差,包括纵向和横向,允许偏差为±25㎜。

4.4、各个基础本身的预留孔,纵、横向误差,允许偏差为±10㎜.

4.5、检查主机与辅助设备的标高,允许误差-20mm。

方法:根据土建确定的正负零平面往上测量1m,并在墙上1m标高线为基准分别测量各个基础的实际标高,要求每个基础测量四个点,条形基础每条要测量四个点,然后找每个基础的最高点标高,列于纸上,对照基础图,确定在若干个基础中哪个基础的相对标高最高,那么就以这个相对标高最高的基础为准,其它基础就可以垫铁板来提高标高,但垫铁板的数量不宜超过三板,否则应采取其它措施。

4.6、检查各基础的平面度误差,每米为5㎜,全长不超过100㎜.

4.7、检查条形基础的对角线偏差,允许误差为每米5㎜,全长不超过15㎜.

4.8、按照基础的检查情况,及时作出简图和记录,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础应及时作出处理意见。

5、钢架安装

安装钢架时,先根据柱子上托架和柱头标高在柱子上确定并划出1米标高线,作为标高基准点,钢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测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:

6、锅筒、联箱的安装

锅筒在钢架安装找正并固定后,方可起吊就位,就位找正锅筒、联箱时,应根据纵向和横向安装基准线和标高基准线对锅筒、联箱中心线进行测量,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:

7、受热面管安装

安装前检查管子应无重皮、裂纹、扁压和严重锈蚀等缺陷,受热面管子应作通球检查,通球后的管子应有可靠的封闭措施。

8、胀管

8.1、胀接管孔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:

8.2、管端伸出管孔的长度,应符合下表规定:

8.3、正式胀接前,进行试胀工作,并应确定合理的胀管率,胀管率应按内径控制法或外径控制法计算,当采用内径控制法时,胀管率应控制在1.3%~2.1%的范围内:当采用外径控制法时,胀管率应控制在1.0%~2.6%的范围内,并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:

Hn=d1-d2-&/d3×100%

Hw=d4-d3/d3×100%

式中Hn—采用内径控制法时的胀管率;

Hw—采用内径控制法时的胀管率;

d1—胀完后的管子实测内径;

d2—未胀时的管子实测内径;

d3—未胀时的管孔实测内径;

d4—胀完后紧靠锅筒外壁处管子实测内径;

&—未胀时的管孔与管子实测外径之差。

9、受压元件的焊接

9.1、焊接锅炉受压元件之前,应制定焊接工艺指导书,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,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施工。

9.2、锅炉受热面管子及本体管道的焊接对口,内壁应平齐,其错口不应大于壁厚的10%,且不应大于1㎜.

9.3、管子一端为焊接,另一端为胀接时,应先焊后胀。

9.4、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、未熔合、夹渣、弧坑和气孔,焊缝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.5㎜,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应大于管子周长的20%,且不应大于40㎜。

9.5、锅炉受热面管子及本体管道射线探伤应符合下列要求:

①射线探伤应符合国标《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》(GB3323-87)的规定,射线照片的质量要求不低于AB级;

②额定压力大于或等于0.1Mpa的蒸气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大于或等于120度的热水锅炉,Ⅱ级焊缝为合格;额定压力小于0.1Mpa的蒸气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度的热水锅炉,Ⅲ级焊缝为合格;

③抽检焊接接对头数量应为焊接接头总数的2%--5%。

10、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安装

10.1、省煤器安装时,其支承架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:

10.2钢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:

10.3、可分式省煤器水压试验应为工作压力的1.25倍+0.49MPa.

11水压试验

11.1、水压试验的条件:

水压试验应在锅炉本体管道,锅炉范围内的所有管道及管道附件、仪表、设备安装后(包括汽缸、主汽管、付汽管、进水系统、排污系统,以及所有机械设备),方可进行。

11.2、准备工作:

11.2.1、在水压试验前,应指定专人负责;

11.2.2、拆下安全阀,装上有足够弧度的堵板;

11.2.3、锅炉内、分汽缸、主汽管、进水系统应进满水,排尽空气;

11.2.4、装上试压泵连接于锅筒或分汽缸上。

11.3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

11.3.1、在锅炉进行水压试验前,应作一次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,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合格后,方可通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检验部门进行下一步的水压试验的检查。

11.3.2、在锅炉进满水、排尽空气后,关闭放空阀,缓慢升到0.3Mpa~0.4Mpa时,全面检查各管道阀门、仪表等的泄漏情况,并及时作出处理。严禁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返修焊缝、处理阀门、焊缝漏水、胀口漏水、丝口漏水等须泄压后方可处理,将上述问题处理后,可继续升压。

11.3.4、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应达到下述要求:

(1)锅筒无压降;

(2)各处管道、阀门、仪表、丝扣等连接处无泄漏;

(3)焊缝处表面无水珠,胀口处无水珠;

(4)阀门无泄漏现象;

(5)人孔、头孔、手孔处无泄漏。

11.4、锅炉水压试验

11.4.1、锅炉水压试验在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合格后,方可进行。并且应有安装单位质检部门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、锅检所参加。

11.4.2、水压试验应按工作压力下水压试验的操作,将水压缓慢升至工作压力,暂停,进行检查。

11.4.3、继续升至试验压力,关闭进水阀门,在此压力下5min,其间压力下降不应超过0.05Mpa,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,在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。

11.4.4、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下表规定:

11.4.5、水压试验合格的条件:

(1)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。

(2)胀口处,在降至工作压力后不滴水珠。

(3)水压试验后,没有发现残余变形。

11.5锅炉水压试验应注意的问题:

(1)升压应缓慢,不准作冲击加载,一般来说压力逐步升高工作压力停留一段时间,再升应停留20分钟,降压同样应缓慢。

(2)试压的环境温度应高于5℃,低于5℃时应有防冻措施。

(3)试压时水温应高于周围的露点温度,一般控制在20℃~70℃。

12.炉墙砌筑

12.1、炉墙砌筑须在锅炉水压试验合格,及所有砌入墙内的零件、水管和炉内的支、吊装置安装质量均符合设计和砌筑要求后,方可进行。尚应符合国际《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211-2004)的相关规定。

12.2、耐火烧注料的品种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,烧注体表面不应有剥落、裂纹和孔洞等缺陷。

12.3、砖的尺寸偏差满足不了砖缝要求时,应进行砖的加工和选 砖,砖砌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:

12.4砌体各部位砖缝的允许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:

注:Ⅰ、Ⅱ、Ⅲ、Ⅳ为耐火砌体分类。

12.5、砌体砖缝灰浆的饱满程度不应低于90%;砌体砖缝的厚度应在炉子每部分砌体每5m2的表面上用塞尺检查10处,其中比规定砖缝厚度大50%以内的砖缝,不应超过下列规定:

12.5、Ⅰ类砌体为4处;

12.5.2 Ⅱ类砌体为4处;

12.5.3 Ⅲ类砌体为5处;

12.5.4 Ⅳ类砌体为5处。

13.烘炉、煮炉

13.1、锅炉及其辅机等安装完毕,并经试运转合格后,进行烘炉。烘炉前,应制订烘炉方案,烘炉可根据现场条件,采用火焰、蒸汽等方法进行,烘炉时间应根据锅炉类型、砌体湿度和自然通风干燥程度确定,宜为14~16天。

13.1.1、当采用炉墙灰浆样法时,在燃烧室两侧的中部、炉排上方1.5~2m处,或燃烧器上方1~1.5m处和过热器两侧墙的中部,取粘土砖、红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浆样品50g测定,其含水率均应小于2.5%.

13.2、当采用测温法时,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、炉排上方1.5~2M处或燃烧器上方1~1.5m处,测定红砖墙外表面向内100㎜外的温度应达到50℃,并继续维持48h; 或测定过热器两侧墙粘土砖与绝热层接合处的温度应达到100℃,并继续维持48h.

13.1.2、烘炉过程测定和绘制实际升温曲线图。

13.2、煮炉

13.2.1、在烘炉末期,当炉墙红砖灰浆含水率降到10%时,即可进行煮炉。

13.2.2、煮炉的加药量应按下表配方加药:

注:1、药量按100%的纯度计算;

2、无磷酸三钠时,可用碳酸钠代替,用量为磷酸三钠的1.5倍;

3、单独使用碳酸钠煮炉时,每立方米加6㎏碳酸钠。

13.3.3煮炉时间宜为2~3天,煮炉的最后24h宜使压力保持在额定工作压力的75%,

当在较低的压力下煮炉时,应适当地延长煮炉时间。

14、严密性试验及试运行

锅炉烘炉、煮炉合格后,进行严密性试验,先升压至0.3~0.4Mpa,对锅炉范围内的法兰、人孔、手孔和其他螺栓进行热状态下的紧固,继续升至额定工作压力,检查各处的严密性,同时观察锅筒、联箱、支架等的热膨胀情况。严密性试验完毕对安全阀进行调整,调整后锅炉带负荷连续试运行48小时,运行正常为合格。

15、总体验收投入使用

试运行合格,由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会同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进行总体验收,验收合格投入运行。
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暖通南社整理编辑。

我告诉你msdn版权声明: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!授权事宜、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

苹果笔记本安装windows10后触摸板没有右键怎么办 Win10修改有线/WiFi网络优先级的两种方法